搜索

徐州开发区蟠桃中心幼儿园:从“融合”到“全纳”,从“他”到“他们”

  目有繁星,星海璀璨;

  心有曙光,光芒万丈。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

  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

  因为爱,我们融合在一起,

  让每一个不一样的生命绚丽绽放……

  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江苏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的引领下,徐州开发区蟠桃中心幼儿园遵循“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融合教育政策。通过研讨和学习,进一步了解融合教育和全纳教育,同时转变老师们的观念,从关注特殊儿童到关注每一个儿童。

  近期,徐州开发区蟠桃中心幼儿园以从“融合”到“全纳”,从“他”到“他们”为主题,由本园教师宋思南主持,开展融合教育小组教研活动。

  01引出

  聚焦问题,引“融合”之思

  教研活动前,老师们自学由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要将融合教育全面推进,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就近入园随班就读。对此,老师们对什么是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展开了讨论:

  融合教育首先是与教育公平的信念一致,从教育公平的“平等”“自由”“多元”等价值观出发而形成的“人皆有潜能”。融合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理想的教育实践,在自然、正常的教育环境中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融合教育是让特殊需要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与一般的幼儿共同进行游戏活动。它强调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 “接纳包容、平等尊重” 的学习环境,并让特殊需要幼儿顺利融入集体生活。

  融合教育的意义,是让每一个孩子平等地接受教育,让特需孩子也能够参与到每一天的学习中来,促进特需孩子个性、能力的发展。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设计与调整,使特需儿童顺利进入普通班进行无差异学习。在融合教育模式下,特需儿童具有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与普通儿童接触,这不仅有利于特需儿童融入集体,还有利于普通儿童接纳特需儿童,共同营造和谐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02学习

  交流分享,感“全纳”之观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对“自己班上的孩子是否有特需儿童?如何帮助他们,促进其成长?”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们是怎么想的呢?

  无论是对于普通儿童还是对于特需儿童来说,融合教育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是激发并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普通儿童与特需儿童都通过接受教育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潜能限度,以便能适应客观世界变化。

  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这些孩子是有特殊需要的个体,我们要从家园共育入手,向家长传输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方法,建立信任感和家园联结,共同给予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引导与支持。

  当然,老师们也会遇到一些让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来听听她们的困难吧: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他的情况是腿部力量不足,在户外活动(走、跑、跳)等运动中,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近阶段,发现孩子不愿意参与户外活动,老师鼓励引导也无济于事,像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她在认知,运动方面和其他小朋友没有什么不同,但就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对她来说有些困难的事情就会情绪大爆发,用哭闹来表达,时间长了就显得融入不到集体中去。

  融合教育的目标是:让特殊需要儿童“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我们”。而“全纳”强调特殊需要孩子是“我们”中的一员,没有谁是特殊的。

  实现“全纳”,是一个漫长且有待探索的过程。当前,实践好融合教育,会给全纳教育的推行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

  03讨论

  思维碰撞,聚“问题”之研

  为了更好的帮助老师们理清思路,教研活动中请老师们分别从语言发育迟缓、动作发育迟缓和智力发育迟缓三方面进行研讨。每组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根据自己所在的年龄段讨论促进其发展的具体方法,设计区域游戏促进特需儿童更好地发展。

  幼儿的需要不同,就需要不同的课程,教师应根据特需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进行灵活调整。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关注特需儿童的进展和需求。比如针对言语障碍的儿童,我们需要多读绘本,讲故事,教孩子肢体表达,多吃耐嚼的食物,从简单到复杂,创设语言环境,口肌训练,多观察和倾听等方法。对于轻度智力障碍的儿童,可以从情感关怀入手,激发其思考力,促进主动学习。对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应当降低活动要求。

  融合是一场爱的修行,

  一场温柔的坚持,

  一种不变的情怀。

  特需儿童,

  是一群散落的星星。

  相遇,是缘分亦是责任;

  从“融合”到“全纳”,

  让我们多点耐心、多些等待,

  静待一树花开!

扫一扫分享本页